网站首页 研究所简介 行业动态 企业文化 品种展示 企业荣誉 精品包装 在线视频 专业书籍 博物馆藏
科技兴农 病虫防治 中外合作 AAA景区 苗木价格 媒体报道 特别推荐 葡萄之最 知识产权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 > 热点聚焦
大泽山葡萄熟了
2021/12/7

“金秋果香——全国名博齐鲁行”采风活动第二站,是来到了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被国家农业部授于全国首家“中国葡萄之乡”称号的平度,到大泽山下“葡萄大王”昌云军的鲜食葡萄博物馆和葡萄大观园,品鉴“中国最甜葡萄”,感受最炫葡萄文化风。
都说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谁知这里的葡萄同样甜滋滋、爽歪歪、乐滔滔。
近年来,平度市立足传统的葡萄资源优势,坚持用“高端、特色、名牌”理念引领葡萄产业发展,努力做大、做强、做精葡萄产业,使其成为了带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
该市现有葡萄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1.35亿公斤。其中鲜食葡萄11.5万亩,产量1.15亿公斤,分别占葡萄总面积、总产量的82%和83%;酿酒葡萄2.5万亩,产量0.2亿公斤,分别占葡萄总面积、总产量的18%和17%。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树立名牌发展理念,提高葡萄品牌知名度
1、坚持不懈地调整优化葡萄品种结构。平度市葡萄种植品种的求新求变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先后引进玫瑰香、红鸡心等品种,自主培育了大泽山葡萄姊妹系“泽玉”(大泽山一号)、“泽香”等多个品种,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葡萄品种园,引种了世界各国的葡萄品种330个。特别是引进培育的“金手指”葡萄,在中国优质葡萄擂台赛上荣获“中国最甜葡萄状元”、“优质葡萄金奖”和“优质葡萄奖”三项大奖。其中,“中国最甜葡萄状元”奖,已是连续两届获此殊荣。
2、推进品种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现已建成葡萄名优品种示范基地6000亩,不断引进、繁育、试验、示范和推广新品种,并加大大泽山葡萄品牌创建力度。1999年4月,注册了“大泽山”葡萄商标;2005年8月,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书。2005年11月,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被定为绿色A级产品。2006年以来,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名优农产品、青岛市著名商标、山东省名优农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域证明商标。
         3、不断提升葡萄品牌形象。1995年3月,平度大泽山镇被国家农业部授于全国首家“中国葡萄之乡”称号,由此全市葡萄品牌形象不断得到提升。大泽山葡萄在全国农业博览会选送品种的评选中连夺四连冠。在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上获金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评选”活动中,大泽山葡萄以“金手指”、“玫瑰香”、“美人指”为代表的7种样品,被评为2008奥运会推荐果品。2008年,大泽山葡萄商标正式获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大泽山葡萄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8月份,大泽山镇又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评为“中国鲜食葡萄第一镇”。
二、重视标准化生产,提升葡萄产品品质
1、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面对市场的高端要求,实施了葡萄产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战略。在种植方面,广泛推广了保护栽培、秋延迟栽培、避雨设施栽培、果穗套袋等新技术。到2008年底,全市葡萄设施栽培面积已达5000余亩;在生产环节,按照标准化的要求从选种、育苗、脱毒、管理、配套设施等各个环节上把好质量关,按程序组织生产,使葡萄从一上市就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建设高水平标准化生产基地。利用大泽山葡萄的品种资源,管理技术和传统栽培习惯等优势,完成了涉及34个行政村,96平方公里,3万亩葡萄园的大泽山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市标准化葡萄生产基地达到9万亩,其中通过省级以上认证的无公害基地面积达到8万亩,国家级绿色基地面积达到1万亩,较好地推动了葡萄产业由粗放型向效益型、标准化生产转变。
3、不断运用新技术开发高端产品。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原理,在大泽山镇谭家夼村试点建设了300亩“富硒葡萄生产基地”,实验品种玫瑰香、绿香已陆续成熟投入市场,大大提高了葡萄经济效益。2007年落户大泽山镇的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先后引进并改良培育了金手指、红提、美人指等优质品种200多个,其中金手指葡萄与“大泽山玫瑰香”、“美人指”一同被评为“2008奥运会推荐果品”。“金手指”的价格一路飙升,在葡萄节期间每公斤卖到268元。
三、改善经营形式,拉长葡萄产业链条
1、运用多种手段,实现葡萄周年供应。广泛采用恒温保鲜、改良葡萄品种、设施栽培等手段,实现葡萄的反季节销售。目前,全市仅大泽山镇就已建起80多座中小型恒温保鲜库、各类微型节能冷库400余座,可年储存保鲜葡萄820万公斤,达到一年四季均有新鲜葡萄上市。同时,高品质的葡萄吸引了众多知名葡萄酒公司,如烟台“张裕”、天津“王朝”、北京“长城”等都将大泽山镇、马戈庄镇等地作为原料采集地,每年大约有2万吨平度酿酒葡萄成为国内知名葡萄酒的原料。
2、发展葡萄苗木销售,拓展葡萄产业发展空间。葡萄品种的升级和更新,也带起了葡萄苗木的繁育、销售热,苗木繁育已成为广大果农的一大经济支柱,一批批葡萄苗木经销业户也应运而生。每年向全国各地销售优质葡萄苗木200多万株的苗木经销大户不下100家,育苗面积超过50亩的也有20余家。大泽山葡萄和种苗销路不仅遍布了全国各地,还远销韩日、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年出圃各种葡萄苗木突破5亿株。
3、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叫响葡萄品牌。从1987年开始举办大泽山葡萄节,累计投入资金近2000多万元。大泽山葡萄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发挥出大泽山葡萄的品牌效应,以葡萄为媒,节庆活动唱响了山区经济的主旋律,也带动了大泽山全镇经济的蓬勃发展。据统计,2008年葡萄节期间,大泽山葡萄销售异常火爆,累计销售葡萄7500万公斤,葡萄价格从节前的每公斤4元,一路飙升到8元,套袋葡萄则达到了10元,直接为果农增收2.2亿元。
四、做大葡萄文章,推动葡萄产业优化升级
1、开辟农业观光园区。利用一年一度的葡萄节对农业观光进行包装促销。2007年,投资700多万元,建成五龙埠3000米葡萄观光园。园内种植了各类葡萄2500余亩,70多个品种,给游客提供一个品尝葡萄、休闲纳凉、浏览泽山文化的高品位葡萄观光区域。五龙埠葡萄观光园已成为一处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大泽山名优葡萄展示、大泽山葡萄及历史文化欣赏三大功能于一身的新旅游景点。
2、开发葡萄自助旅游。为做足葡萄观光文章,积极引导葡萄种植户修建具有民俗特色的葡萄观光品尝点,搞“葡萄自助旅游”项目,形成集采摘、品尝、赏景为一体的葡萄文化旅游活动。2008年大泽山葡萄节期间,一个葡萄品尝点平均每天游客能有100多人次,平均每户果农增收5000多元。
3、开发特色独具的农家宴。靠着葡萄节的带动,农民抓住商机,各显其能,搞起了形式多样的农家宴,既方便了游客,又增加了收入。据了解,葡萄节期间,搞农家宴的村民可增加收入2万余元。大泽山现在年可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带动以葡萄为主的果品销售2000万公斤,价格每公斤可增加0.2元,仅此一项农民年增收入400余万元。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三产业的发展,年可为当地增加收入300余万元。
积极的政策和强有力的扶持力度,催生了一批著名葡萄品牌,也自然产生了一批葡萄名星,“葡萄大王”昌云军就是佼佼者和杰出代表。
据胶东在线网记者 魏琪报道,在大泽山,提起昌云军的名字,无人不晓。他建成了全国首家鲜食葡萄博物馆,成立了山东省鲜食葡萄
研究所。他培育的“金手指”葡萄连续两年在全国葡萄擂台赛上,获得“中国最甜葡萄状元奖”;他在葡萄架下辛劳三十载,先后引进葡萄新品种200多个,每年销售葡萄苗木200多万株;他使大泽山成为中国 “葡萄产业硅谷”。
由于俺被琳琅满目的葡萄吸引住了,没跟上大部队,就径直来到了大的观园的品尝区撷取镜头,正痴迷间,一位大叔领着同伴们走到了葡萄架下,山东省网络办建设处的刘冬菊副调研员告诉我,这位憨厚朴实的农民,就是鼎鼎大名的“葡萄大王”。团员们围着昌云军问这问那,嘴里还忙不迭滴塞着葡萄,手里用相机、手机拍着照片,发着微博。
俺打心眼里佩服人家。靠着执著与勤奋,迄今为止,昌云军出版了《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美国红提葡萄栽培图册》、《中国大泽山葡萄》、《最新葡萄栽培实用技术》、《葡萄》、《新疆葡萄科学栽培技术》等专业书籍,而他的最高学历不过是高中。他刚刚种植葡萄时,只有不到两亩地,如今,他的种植基地远及新疆吐鲁番,达1000多亩,成为名副其实的“葡萄大王”。
坐在珠圆玉润、姹紫嫣红的葡萄园里,听着“葡萄大王”的创业故事,品尝着“最甜葡萄”,真是一件惬意非常的事。
这真是:
大泽山下晚风吹,
万紫千红染翠微。
葡萄园里尽玛瑙,
珍奇异果醉心扉。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大泽山人的“香艳”事儿
网站首页 研究所简介 苗木价格 在线视频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 2025 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
所长:昌云军(省人大代表,省乡村之星)  手机:15615129999  邮编:266713
邮箱:info@chinaputao.com  1257157892@qq.com  地址:山东平度大泽山 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
  鲁公网安备 37028302000353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