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属落叶果树,必须经过休眠才能保证树体持续健康生长,就如人类一样,不能一直干活不睡觉,睡眠充足才有精力应付第二天的工作,休眠其实就是葡萄睡觉和休息的过程!
休眠的条件是在温度持续低于7℃的环境度过700-1400个小时(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俗称为“蓄冷量”,北方露地葡萄生产中,由于12月份以后自然进入7℃以下的环境,且长达3—4个月,所以能充分保证其蓄冷量。但在温室生产中,为了追求早熟的高效益,往往需要强迫葡萄短期内完成休眠过程,进而提早萌芽结果,此时外界温度并不能满足7℃以下的低温要求,所以必须进行人工强迫休眠。 
一般北方地区10月份以后出现明显降温天气以后就要注意准备休眠了,这段时间的温度特征一般为白天10-20度,夜间5-10度。当夜间温度刚刚降到7℃,即可强迫进入休眠状态,此期白天温度较高,会唤醒休眠,所以必须通过覆盖保温被遮光降温、隔热,以保证葡萄持续处在休眠状态。
大连地区一般在10月中旬左右,根据每年气候特点和地区差异略微调整。 
除了提前做好秋施基肥,铺盖好大棚膜,安装好保温被之外,还需要对棚内葡萄进行修剪和棚内卫生清理,清除残叶,全园喷施5度石硫合剂,适当补充土壤水分,防止干旱等。 
修剪后进入休眠状态
注:如果棚内植株叶片完好无病害也可带叶休眠,以促进养分回流。 
带叶休眠
通过揭盖保温被控制温度是休眠期温度管理的核心内容,降低温度则是休眠期的主要目标!
具体做法为夜间卷起保温被,打开放风口让棚室温度降低,而白天关闭所有通风口,盖上保温被遮光,保持低温。此过程大约持续10-20天。 
白天覆盖保温被,阻挡热空气进入 
夜间卷起保温被,使冷空气进入棚内 当外界温度全天低于7℃以后,全天覆盖保温被即可,不必反复揭盖。
大多数的葡萄品种经过30~40天的低温预冷处理,便可满足低温需求量,再通过涂抹单氰胺类药物进一步打破休眠,同时白天揭苫升温、夜间覆苫保温开始进行催芽。
文章来源:贝施农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