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研究所简介 行业动态 企业文化 品种展示 企业荣誉 精品包装 在线视频 专业书籍 博物馆藏
科技兴农 病虫防治 中外合作 AAA景区 苗木价格 媒体报道 特别推荐 葡萄之最 知识产权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三高,三单,三乱,三降,中国葡萄产业危机四伏
2021/12/6


2011年起中国鲜食葡萄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


到2014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葡萄栽培面积79.9万公顷(1198万亩),占世界葡萄总面积的10.6%,仅次于西班牙的102.1万公顷。


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世界鲜食葡萄总产量达到2194万吨,中国总产量为102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46.5%。


栽培区域遍布全国(香港、澳门除外)。


得益于避雨栽培模式的成功推广,本不适宜葡萄栽培的南方成为鲜食葡萄的主要产区。包括避雨栽培在内的葡萄设施栽培面积18.7万公顷(280万亩),占全国葡萄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一。


葡萄产业同全国果树整体形势一样,面积、产量、产值连年增长,为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全国葡萄总体质量来看,还称不上生产强国,葡萄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是近几年在全国供给侧改革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葡萄产业危机四伏。 


三高:高密度、高产量、高收益

“葡萄密如葱”,每亩定植600~800株,最高可达1000多株的果园各地都有存在,一年定植,二年投产,三年丰产,连年高产,达到2500~4000千克/亩的生产水平。“一亩葡萄园强于十亩田”的现象多地都有出现,特别是在设施栽培中表现更为突出。


三单:品种单一、模式单一、渠道单一

鲜食葡萄以巨峰为主,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6.7%;酿酒葡萄以赤霞珠为主,占全国酿酒葡萄的49.6%。种植模式主要是大棚家和篱架两种模式。多是零散销售,坐等地头销售的问题非常普遍。


三乱:乱用化肥、乱用农药、乱用激素

为求高产,不计成本的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滥用激素问题普遍,葡萄种植户只盯着大个、好看的外观品质,片面追求早上市卖个好价钱,前期控制旺长、拉长、保果、膨大4次,后期催熟、上色最少两次,一年用6次以上。


三降:肥力下降、品质下降、效益下降

长期使用速效肥,使得土壤肥力下降、通透性降低、土壤板结严重,pH值升高、有机质降低、土壤生产能力下降。追求高产量,直接导致葡萄成熟期延后、上色不均或不上色,含糖量不高,口味变淡,病害严重等影响品质的问题发生。品质下降又导致了效益的下降。



通过“三降、三控、三提”,实现葡萄产业优质、绿色、高效的健康发展。


三降:降低定植密度、降低单位产量、降低用工成本

将每亩定植密度从1000株减少到几百株、几十株到几株,实现稀植、优质、高效的种植。单位亩产控制在1000~2000 千克,理想控制在1500 千克左右。将每亩用工从56个减少到45~50个。


三控:控制化肥、控制激素、控制农药使用量

严格控制化肥使用量,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用量,实现配方施肥或肥水一体化施肥。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激素产品,教育种植者,科学合理使用激素。实现有机化栽培,控制、合理、正确的使用农药。


三提: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果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要树立商品经济的理念;要利用现代工业产品武装葡萄产业;要用现代科技成果来经营葡萄产业。根据市场需求,按照大粒、无核、浓香、优质、绿色发展方向,生产出好吃、好看、安全的高品质葡萄。通过提高品质、打造品牌、休闲采摘提高竞争力,提高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转变葡萄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实现全国葡萄产业优质、绿色、高效的健康发展。


由少数品种当家向多、早、中、晚品种搭配种植方向转变,实现良种化、砧木化、多元化栽培,使早、中、晚品种结构调整为3:2:5或4:2:4的比例。生产栽培向优质、绿色、高效方向发展。


由单一的露地栽培向露地设施并重的种植模式转变,不断提高设施葡萄栽培面积比例,达到总面积的30%~40%。


由粗放型向精细型方向转变,根据葡萄生长特性和土壤性状状况,通过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集成和科学管理,提高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约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收入,取得经济和环境效益,实现精准栽培。




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农业方式的转变,利用智能化、信息化、规模化、省力化、机械化、设施化、肥水一体化技术管理葡萄产业。


由数量发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除局部新区外,老产区应控制面积发展,向质量要效益,全国面积控制在70万公顷以下为宜。


由分散种植型向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规模集约型转变,鲜食葡萄要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一家一户种植向大户、合作社、企业规模化经营模式的转变。


由一产的种植业向附加值高的二产加工业、三产的服务业融合转变,把种葡萄、加工葡萄和采摘葡萄打造成一个产品、一个链条、一个市场、一个产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上一条: 南非预估葡萄产量高于五年平均水平
下一条: 南非:仍有望迎来良好鲜食葡萄季
网站首页 研究所简介 苗木价格 在线视频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 2025 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
所长:昌云军(省人大代表,省乡村之星)  手机:15615129999  邮编:266713
邮箱:info@chinaputao.com  1257157892@qq.com  地址:山东平度大泽山 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
  鲁公网安备 37028302000353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