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是指密度为5倍于水的金属,包括铅Pb、镉Cd、镍Ni、钴Co、铁Fe、锌Zn、铬Cr、砷As、银Ag等,天然存在的90 种元素中有53种被认为是重金属。 铁,恐怕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一种矿质元素,尽管也属于重金属,但它不但和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也是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铁对植物生长来说到底有多么重要呢?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1、铁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但参与叶绿素合成的几种酶需要铁的促进,所以,缺铁会使叶片中叶绿素合成减少,造成叶片失绿黄化症状; 
2、铁以铁蛋白的形态参与叶绿体的构成,叶片中的铁大约有80%存在于叶绿体中。因此,缺铁显著降低光合作用和输出到果穗或其它器官的糖,强烈抑制树体的生长和产量。叶绿素、叶绿体因为缺铁发生的障碍,到达叶面上的光粒子不能被吸收和利用,就会损伤叶片细胞,造成氧化胁迫,进一步加剧叶片中叶绿素的分解而发黄; 3、铁离子有2价和3价之分,意味着有一个电子随时可以增加或减少,这就造成铁离子具有电子传递的功能,进而成为多种酶的辅助因子或组成成分,参与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或者是C、N和S的同化利用,脂类和激素的合成或分解等。所以,缺铁会导致新梢发育不良,节间通常表现为粉红色,叶片小,甚至无法展开,在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卷须和花序也黄化,座果少。 土壤中往往含有很多的铁,但大多数是以Fe3+与许多有机的或无机的化合物形成难溶于水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尤其是在碱性土壤上,PH值每升高一个单位,铁的溶解性就会下降1000倍。 长期生长在石灰质土壤上的欧亚种葡萄,能够将质子H+和有机酸(苹果酸和柠檬酸)从根中泵出,使土壤溶液酸化促进铁的溶解和吸收,但美洲葡萄、河岸葡萄和圆叶葡萄的这种本领就小得多了。 生产中,生长在石灰质土壤上的铁敏感型葡萄,有时候也可以通过根分泌H+离子从土壤中吸收到铁,但铁只能到达植株的质外体中,质外体因为H+离子的外泄使其PH值升高,又抑制Fe3+向Fe2+转化,铁被锁定在质外体中而不能进入叶肉细胞。所以,缺铁的症状表现之一就有叶片脉间失绿黄化,甚至变白。 
大量降雨或过量浇大水使土壤水分过多,除了会抑制根的呼吸而影响其生长以外,还会使土壤中的碳酸氢根离子HCO3-增加,导致黄化严重。 高P的石灰质土壤中,Pi与可溶性铁生成难溶解的Fe-磷酸盐。当土壤水分过多和土壤温度过低同时出现的时候,这种黄化会更加严重。 一般的情况下,植物自身会把过多的铁离子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并与烟酰胺或柠檬酸螯合,或在质外体中与蛋白质结合,来避免铁对细胞的伤害。酸性土壤上的植物容易出现铁中毒,叶面喷施过量的铁溶液也会造成叶片中毒。过多的铁也会使叶绿素减少,并导致黄化和坏死斑。因为过多的Fe+离子与叶肉细胞中的过氧化氢会快速反应生成活性氧损伤细胞。 基于以上关于铁对葡萄生长的作用机理,建议在生产中注意下面几点: 1、针对当地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葡萄品种或砧木,这个一定要在引进新品种和建园之前咨询清楚; 2、北方葡萄栽培区春季萌芽后往往会有植株黄化表现,但可能有的是因为上年度树势衰弱树体内储存的有机营养物质不能满足新梢和叶片的生长而表现的自下向上的整体黄化,也有可能是因为春季土壤温度偏低加上树势弱而自上往下的叶脉之间的叶肉黄化症状; 3、对于缺铁造成的失绿黄化,要从快速矫治和彻底改善两个层面来解决。所谓快速矫治,就是发现症状后叶面喷施含铁叶面肥来临时满足叶片对铁的需求,但尽量不要用硫酸亚铁,一般的葡萄春季新梢开始生长以后就有缺铁症状表现。但这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铁的问题,需要从土壤改良和促进根系生长上着手解决,增施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优质生物菌肥是最常用的措施; 4、缺铁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当地成土母质偏碱限制了铁的有效性,但更多的是因为施肥不合理造成的,所以,平衡施肥才是解决缺铁最有效的措施。 (老刀网络编辑:张雅丽;葡萄技术交流学习请加农管家小编微信号:laodao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