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冬花芽的分化,一般是从主梢开花期开始,至终花后2周,第1花序原基全部形成,与此同时,第2个花序原基开始产生,6~8月份为分化盛期,以后的分化则逐渐减缓。一般在花后70天左右,完成第2个花序原基的分化,在此期间,第1个花序原基仍在继续增长。营养条件适宜时,便可生成完整地花序原基,否则,花序就不完整或者形成卷须。因此,葡萄花期也是葡萄花芽分化的第1个临界期,此时是形成花序原基还是形成卷须的关键时刻。 入冬以后,花芽的分化渐趋休眠状态,即使继续分化,速度也极为缓慢。第2年春季,随着气温的上升,冬芽逐渐增大,头一年形成的花序原基继续进行分化发育,营养物质充足时,可促进花序分化增大,营养不足时,也可能迫使其退化为卷须。这是葡萄花芽分化的第2个临界期。花序原基分枝分化的多少,即以后花序的大小,花蕾发育是否完全,决定于这一时期的营养状况和气候条件。萌芽至新梢展叶期,花序陆续形成花瓣、雄蕊、雌蕊等,7叶期形成胚珠,10叶期形成花粉粒,此时,花芽分化全部完成。如果在此期间的营养条件不良,则上一年形成的花序原基轻则分化不良,胚珠不发育,并造成大量落花,严重时则花序原基全部干枯脱落。因此,在这一时期内,树体内的营养物质是否充足,对花器的发育,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另外,由于品种的不同,花芽在新梢上的分布节位也有所不同,一般欧美杂交种和西欧品种群,花芽分化的节位较低;东方品种群,花芽分化的节位较高。修剪时,应根据这一特点,确定不同品种的留蔓长度。 夏花芽的分化时间较短,花序的有无和多少,因品种和栽培技术措施的不同而有差异。在一般情况下,葡萄园皇后、佳利酿等品种,约有10%~15%的副梢有花序,有时可达20%;龙眼、牛奶等品种,副梢花序的比例较低,多在3%以下,如人工摘心或喷布植物生长调节剂,则可有效地增加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花序的完整程度。据调查,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玫瑰香,主梢花序上第4节的夏芽内,只有卷须原基而没有花序原基,但主梢摘心后,冬芽二次枝先端花序上方一节的夏芽,于摘心后第2天,处于分化前期的短圆柱体上开始出现花序的第2个分枝,由此可见,摘心能刺激夏芽形成花序,而且效果十分显著。 另外,主梢生长势的强弱,摘心程度的轻重,对夏芽花序的分化,都有不同的影响。 花芽分化是一个复杂而又缓慢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新梢伸长、开花结实的同时,腋芽也在进行着花芽分化,孕育着下一年的产量,此时的葡萄植株,担负着双重任务。所以,必须抓紧全年的栽培管理,不仅生长期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就是采收后的病虫防治、冬季的防寒和萌芽前后的肥水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成龄葡萄植株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多年生植株光秃的现象,俗称“瞎眼”,也就是说,这部分植株的芽眼瞎了,不能抽出新梢。“瞎眼”造成树形混乱,树势衰弱,以致不能回缩更新。 葡萄枝蔓“瞎眼”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葡萄在幼树期过分徒长,新梢不充实、芽眼不饱满、且加上留枝过长,次年后期营养条件差,形成“瞎眼”;肥料缺乏或氮素过多,造成枝蔓组织不充实,叶功能差,从而导致“瞎眼”;枝叶过密或留果过多,光照不足,枝蔓不能正常成熟而产生“瞎眼”。 葡萄枝蔓“瞎眼”的防治措施: 葡萄枝蔓“瞎眼”,必须在了解葡萄枝蔓“瞎眼”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对症预防与补救。在幼树阶段,追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不宜过度施用速效氮肥,有机肥应在采果后秋施,而追肥应以前半年为主,特别是雨季不可追施速效氮肥;雨季要注意葡萄园排水,葡萄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 4~6月一次蔓生长发育期,要坚持每隔10天喷施1次0.3%的尿素和高磷高钾清液肥料,以满足芽眼分化和果实膨大的需要;适期进行疏花疏果,合理调整葡萄的负载量。适量剪留结果枝,不可过长或过多,适量定梢,摘心和处理副梢,使架面的光照条件合理,芽眼分化良好。及时疏陈或回缩密生枝、重叠枝和徒长枝。对“瞎眼”部位发出的弱梢,要留2~3节短截、使翌年另发好枝,以更新复壮老蔓。如果枝蔓粗壮,当年即可留长梢摘心,培养成结果母枝或母蔓。 (老刀网络编辑:张雅丽;葡萄技术交流学习请加农管家小编微信号:laodao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