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品质你所需要努力的方向
水果市场的竞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品质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未来,我认为还是品质的竞争,只不过在这个品质前面要加二个字:稳定。这是商品经济的要求,消费者并不愿意购买没有预期的商品。
那么要保持我们既定的目标所要达到的品质,或在以前的基础上让品质更加稳定并有所提升,需要从那些方面努力呢?本文将从重要与否的角度来说说我对于品质提升的一些简单想法。
在前面所讲基础条件配合的情况下,相应来说管理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好的水果品质,但由于水果种类的多样性,立地条件的多样性,管理方式的差异化,使得品质提升永远成为话题。
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我一向认为一个果园只要看看土壤,在某种程度上就能看出经营者做事为人的一二来。
好土壤是好品质的关键。也许有人说好的土壤也不一定能种出好水果,但不好的土壤肯定是种不出好品质的水果。
土壤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混合物,没有之一。水果品质特别是那种不可言传的如清扬老师所说的极品口味,有些朋友感叹的好吃的味道的形成,几乎可以确定于土壤有关,更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的活动有关。
有机质是提供土壤微生态能量和许多复杂物质的载体,这个载体是所有基质、营养液或肥料无法达到的。因此我把土壤作为基础条件,也是品质提升的根本。
合理的光照
良好的光照是水果品质重要的保证。
当然不是越强越好,需要根据水果自身特点进行调节。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单株形直立果树,如柑橘、枇杷、桃等,我认为需要独立树种植,以增加光照。果园如果密植的应该进行间伐;枝量过多的应该进行修剪等。
对于如浙江种植的避雨栽培条件下的猕猴桃,在夏季高温期还是需要用遮阳网适当遮阴,火龙果也需要进行遮阴。
应用反光膜或白色无纺布、白色特卫强地膜等在某些水果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如桃、苹果、葡萄除袋后的着色。
合理的产量控制
控产已经成为生产高品质水果的重要技术措施。
葡萄、苹果、梨、桃都需要控制产量,当然并不是产量越少越好,合理的产量水平是品质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一般情况下,产量的控制基本上就是疏花疏果。疏哪个看水果品种,还有看地方的习惯和种植方式,这里就不说了。
对于“宫川”温州蜜柑来说,在产量的控制上就相对比较特殊,采用隔年结果的“宫川”在栽培上要求尽量结果,一亩地可以有近万斤的产量,这样结出来的果实果形小、皮薄、大小一致性好、着色均匀。当然有时为生产更为优质的宫川也会进行疏果,只不过疏果的时间在着色前近10月份,可以疏掉树上部或下部一部分的果,增大整棵树的叶果比,使得留下来的果实的上糖、着色更好更快。
氮肥和水的控制
氮肥的增多会使果品的品质下降,包括但不限于如糖度积累变差、成熟推迟、差色差等。因此,氮肥在土壤中的含量原则上要进行控制,较好的办法是氮肥前期施,中期根据生长通过追肥补,后期树体用的差不多,土壤中速效氮水平处于较低水平,这样果品质量就比较容易提升。
同时,在成熟期进行适度控水对品质提高效果也十分明显。一方面可以通过避雨或大棚大幅消减雨水对于果品质量的影响;其次对于有些水果品种如山地温州蜜柑可以通过地面铺设特卫强地膜来阻隔降水对土壤的影响。
而土壤的水分可以通过铺设的喷滴灌溉系统来达到控制,适度的成熟期控水形成的微干旱对于提供某些水果的糖度和耐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需要在种植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农药残留和果面污染
果品安全是一条红线,也许有许多种植户对这个并不关心,反正该怎么用的还怎么用。我认为应该要改正这种思想。
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如何来淘汰一些所谓的落后产能(其实往往是观念落后)?工业用环保,用金税系统,很快原来自以为混得不错的有些企业发现生存不了了。
同样在种植业,可以用果品安全,用可追溯体系,用无公害认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果品收购商估计都要自己带农残速测仪了。
而减少果品的农药残留除规范使用农药、使用低毒或生物农药外,套袋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建议套袋的农户,除下的袋应清理回收,不要一扔了之。而套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果面污染,当然果面污染更重要的是你要寻找到污染源并进行治理,特别是要防止类似在大棚种植的水果在果实生长期去喷粉剂之类的事情。
合理采收时间和方法
采收对于最终商品果的品质影响巨大,要根据自身的目标品质要求和客户要求进行采摘成熟度的控制,而不能不分场合地执行所谓的完熟栽培。
请记住一定要看场合,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比如水蜜桃,消费者买去就吃的你需要提供近8-9成熟的果实,以保证足够的甜度和水蜜桃的香味;但如果消费者买去是要送一个比较远的朋友,这个过程需要在路上2-3天,你就应该采摘7成熟的桃给他。
因此,对于你确定的目标市场的产品,设定合理的成熟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保障贮运和商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成熟度需要足够的控制力,特别是需要有一批对成熟度非常了解和敏感的采摘工人,而这个需要时间和历练。

分级处理,注重群体品质
对采摘后的水果进行分级是提升整体果品商品质量的重要方式。
目前我们主要是进行外观品质的分级,当然已经开始以外观和内质相结合的分级,如农夫山泉的17度C橙,用到了无损的可固检测分级。这样的分级在日本的九十年代未,也就是二十年前,人家的使用率达了75%以上。当然这也会是我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为我们单一的果园来讲,外观分级或凭经验筛选优质果、礼品果就可以了,后期的商品化处理分级就让给一些大的水果经销商去做吧。

本文主要是讨论品质提升可以改进的一些方向,其实对于每个果园、每一个不同品种来说都不一样,那么这里就是需要每一个果园要找出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了解这些的重要性是希望经营者能在管理中有目的地改进,否则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二、果园生产过程中的品控要点
水果最终产品的质量,是许多基础条件的表现,如品种、如土壤,更是果农一年的精心劳作。
好的果品,不仅需要有好的基础条件,也需要好的管理,而且品质控制需要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本文就以“巨峰”葡萄为例,谈谈在果园管理过程中如何落实品质控制,并完成我们最初确定的果品质量目标。
我们先要有一个效益目标,并确立实现这个效益的具体的水果产品的目标。比如一家种植“巨峰”的葡萄园,我们先确定主要商品指标为糖度17度以上,果肉硬,穗形较好,穗重400-600克,着色紫色到黑,果粉保护完整,无果面污染。
这样的果实达到了优质“巨峰”葡萄,可以为电商,OEM第三方品牌和自由礼品产品开发提供基本的果品支持,那么如何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尽可能地种出这样的果实,这就涉及到品质控制。
01 周年管理的主要环节
根据最终目标,我们知道一年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生产出足够数量既定质量的果品,这里有数量和质量。而且还要保持明年及未来长期良好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因此在管理上有涉及今年的,也需要考虑未来的。
在这长度为一年的整个物候季中,葡萄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花芽分化(或者是花)。没花等于没果,等于没有了管理的基础;
2、坐果。有了花并不一定会有果,坐果也是形成产量的基础;
3、确定产量。这里涉及疏花疏果,对穗形、穗量、单穗重的平衡,是大穗少串还是小穗多串的关键在于你当初确定的目标。
4、保障品质。许多管理措施都是围绕达到目标品质,比如控产、病虫防治、枝叶管理、成熟度管理、设施应用等。
5、采收及商品化处理。我这里把采后处理说成商品化处理,主要是我一直想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水果产品的一致性。
02 周年管理的品控要点
水果的一个生产周期,需要从当年的采果后至第二年的采果期,分割点是果实采收。
这里引入“干预”的说法,是指如果我们的果树可以自行完成结果的话,如野苹果,那么就不需要去干预,而有时果树的生长目标与我们的种植目标会出现偏差,天气的状况可能也不利于目标的形成,这就需要通过管理的方式去干预。
还是按上面的几个管理分期来具体说下:
1、花芽分化
一般来说,如果能做好保护原有叶片,不出现异常,施好基肥,防治好病虫并进行合理的修剪,花芽分化这事就可以了。“巨峰”葡萄在采果后,保护叶片至正常落叶,秋施基肥,枝条补充营养,修剪时保持结果母枝中等粗度,芽的数量每亩4000个左右就可以了。这里主要涉及到花的数量和质量,充足的营养,良好的管理是花数量和质量的保证。

2、开花坐果期
这是形成产量的重要环节。对“巨峰”来说,中庸长势的枝条上的花更容易坐果更能结出穗形较好的果穗。因此这个时期的干预内容是需要把最容易形成我们所要的穗形的枝条和花给留下来,而把无法带给我们满意结果的花和枝条给去掉,这样留下来的花穗坐果后可能更多的接近我们想要的葡萄穗形。

3、坐果后
坐果后可能并没有形成我们想要的,或有些偏差,那么就需要进行干预调节。最主要的手段是疏果、疏穗、整形。把坐果不好的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果穗直接疏掉,穗形太大了疏小点,果实有大小米粒的把小果疏掉,穗形不太符合的通过整穗使它达到要求等,然后根据品质的要求,确定每一株葡萄树所结的穗数,把过多的部分去掉,以达到我们的目标产量和开关要求。

4、果品质量的控制环节
果品质量分为外观和内质。葡萄的外观主要是指果粉完整度、果面污染的控制。在管理过程中,就需要果实或果穗之间拥有距离,禁止使用粉剂、乳油类农药;叶片肥只喷施在叶片上,避免接触果穗。
而对于内质来说,要控制生长势,后期营养生长应缓和下来,成熟期土壤氮素水平下降,钾的供应上升,微量元素平衡(通过叶片补充),促进着色,进行水分控制,防止裂果和病虫危害。
但对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来说,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即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就可以了,如“巨峰”的可固达到17,并不需要非要到18或20之类的。

我们对涉及到果品质量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注意,因为在这个控制环节,往往有许多种植户觉得有些方面无所谓,最后只要好吃就行了。这个观念是不对的,正如有时候喷了一次药肥,把果面污染了,这对于整个这一年的种植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可能你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整个果品价格下降,原来的客户对产品不满意而转向别家等,综合起来你会发现这个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会严重打乱一个正常经营果园的发展节奏。
5、果园管理的持续性
在周年的管理中,除当年结果和水果品质外,还需要考虑更为长远的内容,比如土壤问题,你就要施好基肥,改好土,采用季节性或周年生草栽培,花费大的力气增施有机肥,或引入秸杆、稻草等覆盖物。在修剪、产量控制、采收(特别是延时栽培)等方面也需要与当年的生产相协调。当然各类果树之间差异很大,需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

三、分级与包装
对于优质水果生产园来讲,品质控制最后的结果必然在分级和包装上进行体现。
一般来讲,分级可以使果品的一致性表现更好,从而体现群体质量水平,大小混在一起的统货是卖不过进行了大小色泽分级的产品的。
其次是需要有不同的包装,以区别你的水果的品质差异和价值差异。对于优质果园,特别是自行销售的果园来讲,礼品果、普通消费果、特价果、福利果等最好有不同的包装。
不同的品质控制水平和分级水平的果实放入不同的包装后即成为商品,这将有利于体验产品的一致性,让买的人产生预期,在经过多次后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消费者会清楚某一款水果包装装的水果的品质和价值。
所以在品控条件下,采后的分级很重要,包装也很重要。


其实文章写到这里,基本上已经表达了我的观点,从确定果品的具体目标,到补齐生产中的短板,做好日常管理中的品质控制,不断地改进栽培技术和方式,达到目标的果品质量,尽量增加目标果的比例,进行分级处理,并用不同的包装进行销售,无论是给消费者还是给经销商。
在一年一度的提升中,给予您的消费者或经销商一个稳定的预期的水果品质并不断改进,我想让别人得到更多总是令人喜欢的。
对于处在城郊的小规模优质果园,我认为在做好果品质量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开展观光果园的建设为自己建立更为稳定的客户群体,并提升果园的整体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向观光果园转型已经成为城市近郊型果园的主要方面。
文章来源:葡萄种植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