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标准化的含义 §农业标准化是以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按照简化、统一、协调、优选原则,制定农产品品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并加以推广实施,使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与管理,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一个系统过程。 农业标准化的目标 §提升农产品质量,在我区鲜食葡萄生产主要以果农分散生产经营为主,从整体上看鲜食葡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果品外观和内在品质等高低不等,严重影响鲜食葡萄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和鲜食葡萄生产者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标准化生产,将有利于葡萄产业发展,全面提高鲜食葡萄果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增强果品市场竞争力。 §符合国家果品安全标准,提高和确保鲜食葡萄的食用安全性。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GD64 DB64/T491-2007 绿色食品 鲜食葡萄栽培技术规程 2007-03-08 发布 2007-03-08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I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园地选择与规划 1 §5 建园 2 §6 土肥水管理 3 §7 整形修剪 3 §8 花果管理 4 §9 病虫害防治 5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使用 5 §11 灾害性天气预防 5 前 言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沈效东、张新宁、王锦秀、赵健、李永华、时新宁、张振文、麦丰平。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鲜食葡萄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使用及灾害性天气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宁夏贺兰山东麓及其它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露地鲜食葡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844 绿色食品 葡萄 3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鲜食葡萄 通常指果穗、果粒大而整齐,外形美观,成熟期一致,风味好,浆果成熟后可作为新鲜水果适宜直接食用的葡萄。 3.2 绿色食品 系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园地选择与规划 4.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8.0℃~12.0℃,1月份平均气温-10.3℃~-7.2℃,7月平均气温23.2℃~24.7℃,年活动积温(≥10℃)3100℃~3300℃,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无霜期160天以上。 4.2 土壤条件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土壤全盐含量不高于3.0g/kg,PH不大于9.0,地下水位不高于1.0m。 4.3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391标准规定条件。 4.4 灌溉方式 采用滴灌、管灌、沟灌、畦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 4.5 分区 按道路、沟渠、林带等分区,大区15ha~30ha;小区2.0ha~3.0ha。 §4.6 道路 §按主干路、作业路配置,为“井”形分布,作业路平行距离不大于100m。 §4.7 防护林 §按主林带、副林带两级配置,与沟、渠、路相结合,主林带与当地主风向垂直,乔灌多树种混交,应距离葡萄树至少5m。 §4.8 架型 §棚架、篱架。 §4.9 行向 §棚架南北行向,枝蔓向东延伸;东西行向,枝蔓向南延伸。篱架以南北向为宜。 §建园 5.1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期在160天左右,生育期(开花至果实成熟)小于120天的品种,推荐品种:京秀、维多利亚、奥古斯特、乍娜、粉红亚多蜜(兴华一号)、里扎马特、森田尼无核(无核白鸡心)、玫瑰香、大青、红地球。 5.2 种苗 §5.2.1 种苗标准 §宜采用贝达等抗寒砧木嫁接种苗。嫁接口高度不低于10cm,愈合良好,嫁接口以上10cm处,粗度0.5cm以上。成熟节位10节以上,剪留饱满芽3个~5个;具直径大于0.2㎝根系6条以上,根系保留长度20cm以上;无检疫性病虫害。 §5.2.2 种苗处理 §定植前进行根系修剪,剪留15cm,将修根后的种苗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用1500倍多菌灵或1%硫酸铜溶液或0.3度~0.5度石硫合剂进行浸泡消毒后沾泥浆。 5.3 定植 §5.3.1 定植时间 §4月中旬~5月初。 §5.3.2 挖栽植沟 §开挖宽0.8 m ~1.0 m,深0.8 m ~1.0 m的栽植沟,开挖时将表土与底土严格分开。 §5.3.3 栽植沟培肥改土 §底部填入秸秆,250kg~500kg/666.7m2,然后将腐熟或半腐熟的有机肥5m3~8 m3/666.7m2、过磷酸钙不少于100㎏/666.7m2与表土混匀填入栽植沟中。纯沙(风沙土)可混合40%~60%农田壤土以增加保水保肥性,土壤粘重可混合20%~30%沙土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填入时应与肥料、原土掺匀。回填后浇水沉实,使栽植沟低于沟间地面30cm,形成栽植沟,沟宽1.0m,有利于防寒。 §5.3.4 定植密度 §棚架(小棚架)适宜的行距为4m,株距50㎝~80㎝,密度208株~333株/666.7m2;篱架适宜的行距为3.0m~3.2m,株距60㎝~80㎝,密度260株~371株/666.7m2。 §5.3.5 定植方法 §按株距沿栽植沟中心线打点挖穴,长、宽、深均为30㎝。栽苗时应使根系向四周伸展,栽后向上提苗,嫁接苗接口在地面以上10cm左右,栽植后踏实,及时灌透水,采用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地温和保墒。 §5.3.6 建架 §5.3.6.1 篱架:每隔6m垂直栽一架杆,架面每隔40cm~50cm拉一道丝,共4道丝。 §5.3.6.2 棚架:每隔5m垂直栽一架杆,篱架面每隔40cm~50cm拉一道丝,共3~4道丝,棚架面3~4道丝。 §5.3.6.3架材:架杆采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水泥400#,钢筋Ф6或8#冷拔丝。边柱12cm×12cm×250cm~280cm,中柱10cm×10cm×250cm~280cm。架丝用8#、10#、12#镀锌铁丝。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覆盖和生草:提倡葡萄沟内用作物秸秆或杂草覆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根颈部地面地膜覆盖或膜下滴灌均有利于保墒节水,防止表层土壤板结。行间种植豆科绿肥也有利于培肥土壤。 §6.1.2 深翻:结合秋季施肥进行深耕20cm~30cm。 §6.1.3 中耕:在葡萄沟内进行适时中耕除草,经常保持表层土壤疏松。 §6.2 施肥 §6.2.1 施肥原则 §按照NY/T394规定执行。根据葡萄的需肥规律进行平衡配方施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生物活性。所施入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6.2.2 施肥种类 §6.2.2.1 有机肥:包括腐熟的人粪堆肥、厩肥、沼气肥、饼肥、腐殖酸类肥、作物秸秆肥、绿肥等。 §6.2.2.2 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钙肥、镁肥、硫肥和复混肥。 §6.2.2.3 微肥:可根据葡萄缺素症状使用铁、锌、锰、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6.2.2.4 禁止使用的肥料: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金属、橡胶和有害物质的垃圾;禁止施用未腐熟的人粪尿和氯化物肥料(氯化钾、氯化铵等)。 §6.2.3 施肥时期和方法 §6.2.3.1 基肥:在果实采摘后秋季施入,以有机肥为主,并与磷、钾肥混合,宜采用以沟施为主,结合穴施及撒施。沟施应开挖深40cm~60cm,宽30 cm~40cm的施肥沟,施入肥料和土掺匀,每2年施1次,葡萄沟两侧轮流进行。 §6.2.3.2 追肥:萌芽期至花期要以氮、磷肥为主,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要以磷、钾肥为主。追肥宜采用根际条施、穴施,肥料和土壤掺匀后覆土。 §6.2.3.3 叶面喷肥:在开花前叶面喷施0.3%硼砂、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1次~2次;着色前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3次。生长期可根据葡萄园缺素症状进行铁、锌、镁、锰等微量元素肥料的叶面喷施。也可使用符合NY/T394规定的腐殖酸类叶面肥,补充和提高树体营养状况。 §6.2.4 施肥量 §依据土壤肥力、树势、产量及灌溉方式的不同施肥量不同,追肥要参照土壤营养诊断和叶分析来进行平衡配方施肥。参考每产100kg浆果一年需施纯氮(N)0.25kg~0.75kg、磷(P2O5)0.25kg~0.75kg、钾(K2O)0.35kg~1.1kg的标准确定施肥量。 §6.3 水分管理 §灌溉水质应符合NY/T391-2000标准规定条件。 §依据土壤类型、降水(气候条件)、树龄和产量及灌溉方式的不同灌溉量不同,萌芽期、幼果膨大期和入冬前均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成熟期应控制灌水,采摘前15天~30天停止灌水。土壤粘重、地下水位较高的葡萄园要有排水条件。 §7 整形修剪 §7.1 整形 §棚架采用龙干形(独龙干形或双龙干形)。整形要点,第一年留一个新梢,第二、三年仍采用单轴延长,不留侧蔓。使树干基部顺行倾斜上架,主干基部和地面间呈30度~45度倾角,有利于埋土防寒。 §7.2 冬季修剪 §7.2.1 留芽量 §根据品种特性、架式特点、树龄、产量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和更新方式。结果母枝的剪留量为:篱架面8~9个/m2 ,棚架架面6~7个/ m2。冬剪时根据计划产量确定留芽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留芽量=计划产量/(平均果穗重×萌芽率×果枝率×结实系数×成枝率)。 §7.2.2 冬剪方法 §10月中下旬进行,结果母枝宜采用双枝更新,短、中、长相结合的剪法,以获得稳定的产量;结果枝组每隔15cm~20cm较均匀的分布在主蔓两侧,多余疏除;棚架,龙干形延长枝以剪口1cm为标准来决定剪留长度,最长不超过120cm。 §7.3 夏季修剪 §7.3.1 抹芽定枝:定植第二年5月上、中旬。主干50cm以下芽全部抹去;双生芽和3生芽,留1个强壮的主芽,每隔15cm~20cm留一个新梢或结果枝组,左右分布均匀。 §7.3.2 副稍处理:在6月中旬到8月下旬进行,副梢在第一次摘心时均保留2片叶,再长出的副梢(二次副梢)保留1~2片叶反复摘心。抹去果穗以下副稍。 §7.3.3 新稍摘心:座果率高的品种结果枝(如红提、京秀等)可在花后摘心,在花穗起9~10片叶处摘心,座果率低的品种花前一周摘心,在花穗起6~7片叶处摘心。营养枝在长至12~13叶时摘心,以后每长3~4叶摘心一次。延长枝摘心三次,分别在7月中旬、8月中旬和9月中旬进行。 §7.3.4 绑蔓:采用微躬形或水平绑蔓。 §8 花果管理 §8.1 产量调控 §通过疏花序、花序整形、果穗修剪等办法调节产量。成龄园每667m2产量宜控制在1500kg以内。 §8.2 定花穗 §5月中下旬进行,选留靠近主干的花穗,弱枝不留(枝长小于30cm),中庸枝和强壮枝均留1穗(30cm以上),延长枝1穗或不留果,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不大于1。 §8.3 花穗修剪 §5月下旬开花前进行,剪去第一副穗,剪去穗尖1/4花穗和穗尖分叉,按品种的穗型要求均匀疏去部分花穗分枝。 §8.4 果穗修剪 §6月中旬进行,剪去歧肩,疏除病粒、小粒,将夹在铁丝、枝条上的果穗理顺。按品种的穗型要求剪留果粒。剪后打杀菌剂(可用50%多菌灵WP500倍~700倍等)。 §8.5 果穗套袋 §6月下旬疏果后进行,套袋用葡萄专用袋。套前针对果穗喷打杀菌剂,每隔10~15天调查一次果穗变化。摘袋时间视果粒着色情况来确定,先解开相互遮挡、在叶幕下、着色不好的纸袋,着色完全的可在采摘前2天解袋。 §8.6 采收 §8.6.1 采收期:早、中熟品种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5%以上,晚熟品种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6%以上,并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着色品种单穗的着色果粒应占90%以上。据此来确定采收期。 §8.6.2 采收方法:将果穗从穗柄基部剪下,剔除病果,畸形果,小果,烂果。轻拿轻放,单层摆放,不因挤压造成裂果,不要将果粉碰掉。要求采前20天不应喷打农药,采前15天~30天不应灌水。 §9 病虫害防治 §9.1 主要病虫害种类: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穗轴褐枯病、白粉病、金龟子、红蜘蛛(螨类)、叶蝉等。 §9.2 病虫害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标准规定条件。 §9.3 植物检疫 §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植物检疫制度对种苗、果实等进行严格检疫。 §9.4 农业防治 § 秋季修剪后和春季清除残枝落叶,减少病虫源。灌水后适时进行种植沟中耕,清除杂草。加强土、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的能力。加强夏季管理避免树冠郁蔽,使之通风透光;采取果实套袋,节水滴灌,树下覆膜等技术。 §9.5 化学防治 §9.5.1 化学防治准则:应符合NY/T393标准规定条件。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注重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混用,按照规定的浓度、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要求使用,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葡萄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对化学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准确的记录。 §9.5.2 防治方法:出土后未发芽可全园喷3~5度石硫合剂,若已发芽可喷0.3~0.5度石硫合剂,预防各种病虫害;5月下旬主要防治白腐病、穗轴褐枯病等,可用50%多菌灵WP500倍~700倍、80%代森锰锌WP800倍~1000倍等防治;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主要防治霜霉病、白腐病等,可用200倍半量式波尔多液、78%科博WP600倍、25%甲霜灵锰锌WP600倍、72%杜邦克露WP700倍、72%霜疫净WP700等交替配合使用;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主要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4%农抗120EC800倍、氰菌唑EC1000倍、50%速克灵WP1000倍等交替使用;红蜘蛛(螨类)石硫合剂防治;金龟甲可用人工捕杀和糖醋液诱杀;秋季修剪后可全园喷3-5度降低病虫源基数。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使用 §应按照NY/T393标准规定执行。 (所有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均禁止使用;) (禁用二苯醚类除草剂和其他除草剂) §11 灾害性天气预防 §11.1 冬季根系冻害预防 §11.1.1 栽培措施:采取沟栽法和抗寒砧木嫁接种苗。 §11.1.2 埋防寒土:埋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两次完成,先下架预埋顺蔓用土压实,后以底宽1.2m,顶宽0.6m,枝条以上20cm左右的埋土厚度为标准进行,埋后拍实,取土应在距树1.0m外进行。 §11.1.3 出土:4月中下旬出土,气温稳定高于0℃时进行,先将葡萄枝蔓出土,再将葡萄树两侧50cm范围内的覆土清理至原地面,使嫁接口高于地面10cm~15cm。 §11.2 霜冻预防 §11.2.1 栽培措施:在建园时要合理配置防护林,葡萄园不宜建在低洼地。保持树体枝蔓强壮。8月上旬以后控制氮肥的施用和灌水量,并摘心促进枝蔓成熟。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11.2.2 早霜冻预防措施:幼龄树可在霜冻来临前提前埋一层薄土或根部培土或用稻草帘、塑料棚膜或其他覆盖物将枝蔓盖严。 §11.2.3 晚霜冻预防措施:宜采取适当推迟出土时间,出土后及时灌水、暂不上架,全园放烟和枝蔓覆盖等的措施预防。 §11.3 冰雹预防:不在易发生冰雹的地区建立葡萄园,已建葡萄园设防雹网,并可防治鸟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