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大王昌云军
周俊秀 2004年8月16日,在第三届中国优质葡萄擂台赛上,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 艺场场长昌云军培育的3个品种,参加了5个项目的角逐,在全部19个奖项中,独获5个 奖项,尤其是100%的中奖率,据说在全国的比赛中绝无仅有。 提起昌云军,知道他的人自然而然地会想起葡萄,他在葡萄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 、繁育、推广方面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目前已小有成就。 1984,昌云军创办了农科园艺场,主要从事果树、葡萄生产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 工作。他是一个辛勤的园丁,顶烈日、冒风雨,将全部精力洒在那里。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 准备的人,1992年昌云军的农科园艺场被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定为试验基地;199 7年到2000年又连续被评为先进试验基地、中国林果苗木行业AAA信用企业,目前与 日本、美国、韩国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 据不完全统计:昌云军农科园艺场18年来累计销售苗木2000多万株,发展葡萄种 植户8万多户,当地农户受益面高达98%以上,取得经济效益1.08亿元。企业成功的 奥秘在哪里?是“公司+农户”的经营理念,使该园艺场锻铸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 化新链条,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能否处理好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产品高产 高效,是“公司+农户”模式能否运行的关键。在这一点上,昌云军放眼长远,“伤农的事 一件不干、坑农的钱一分不赚”,绝不“伤农”、“坑农”。他按市场规律办事,帮助果农 销售产品,确定果农满意的销售价格,保证让农户的每亩葡萄收入在千元以上。那些为他育 苗的果农,每户每年仅育苗收入就超过万元。利益共享已成为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与果 农之间紧密相连的纽带。 作为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全国惟一的葡萄基地,昌云军深知责任重大,他努力学习 ,拼命工作。几年来,共在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葡萄论文60余篇,并撰写了《美国红提葡 萄栽培图册》、《葡萄新品种新技术》、《中国大泽山葡萄》、《葡萄大王昌云军》等专著 ,参与编写了《果树新优品种推介》一书。来源于基层的生产经验,他写的书通俗易懂,实 用性强,容易掌握。《美国红提葡萄栽培图册》和《葡萄新品种新技术》被列为全国星火计 划培训丛书。他出的书大都免费送给了果农。 2001年7月5日,是昌云军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通过10余年努力选育的3个 极早熟葡萄新品种农科一号、农科二号和农科三号通过专家鉴定。10余年的努力得到了专 家的认可和赞同。 几年的春华秋实,结出了累累硕果,昌云军和他的农科园艺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葡萄 种植的知名企业,并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昌云军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农村优秀专业人才、山 东省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山东省十大科技能人,受到时任青岛市委书记张惠来和市长杜世 成的接见。昌云军的农科园艺场也被评为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先进基地、全国苗木行业三 A企业、信用企业。 2003年11月,中国科协组织“全国百名科技大王进阜新活动”,昌云军捐赠4万 元的葡萄苗,支持当地农民尽快在经济上转型,并对当地的果农进行了专业培训。由于成就 突出,被阜新市委、市人民政府聘为农业科技顾问。昌云军也受到中国科协的表彰。 邓小平同志诞辰百周年之际,中国科协于2004年5月25-28日在小平同志的故 乡四川广安举办了“全国百名科技大王进广安”活动,昌云军作为全国惟一的葡萄大王参加 了这项活动。捐献了价值10万元的葡萄苗,帮助广安人民脱贫致富。 如今,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已由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试验田”发展成为国内葡萄 栽培管理的典范,1997年到2000年连续被评为先进试验基地。1995年,昌云军 的示范园被韩国新世纪育种园定为韩国在华的育苗基地,定向繁育葡萄苗木出口韩国。大泽 山葡萄苗木在韩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为今后葡萄苗木进军国际市场探索了一条新路。 该场生产的红地球、无核白鸡心、瑞必尔等鲜食葡萄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获中国 农学会优质果品奖。该基地生产的冬雪蜜枣桃于1999年获青岛市优质果品奖和平度市丰 收奖;昌云军的“葡萄硬枝嫁接快速育苗技术”已成功申报国家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