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 :大粒玫瑰香. \# V9 `' ? { 品种来源 :欧亚种。原产中国。1975年在山东平度市发现的玫瑰香芽变,经山东农业大学鉴定,确认为4倍体,1982年定名,目前在山东平度市有栽培。 - ]! T2 q2 f7 z5 c8 |$ S! f 植物学特征 :嫩梢绿色,附淡紫色条纹,有稀疏绒毛;1年生成熟枝淡红色。幼叶黄绿色,附加紫色;与一般玫瑰香相比,成龄叶片大而厚,深绿色,叶片心脏形,5裂,缺刻中浅,叶片上表面光滑,下表面有稀疏绒毛,锯齿钝,叶柄洼拱形。两性花。3 b( }2 l1 K6 v: u% v 果实性状 :果穗中大,双歧肩圆锥形,穗长18厘米,宽16.5厘米,穗重430克,浆果着生中等紧密,果粒大,椭圆形,果皮紫红色,单粒重6.5克,汁多,具麝香味;含糖量15—18.5%,含酸量0.6—0.7%,每个果粒有种子1—3粒,种子中等大,棕红色。 . c% ^4 Z; I7 x& r# Z 生长结果习性 :植株生长势强,芽眼萌发率高,每结果枝平均有花序1.4个,产量中等。抗病性一般,尤易感染白腐病。在山东平度地区4月中旬萌芽,5月底—6月初开花,8月下旬成熟。生长日数为130—137天,为中熟品种。 3 u- c( D0 y1 ?$ u& O6 q% Z 栽培要点 :大粒玫瑰香为四倍体类型,生长旺盛,喜肥水,宜在土壤肥沃、通风透光的山坡地栽培,但要注意及早防治病虫害,尤其要加强对白腐病的防治。宜采用小棚架或篱架栽培,中短梢混合修剪。类似的玫瑰香多倍体芽变在我国东北、华北有多处报导,栽培时要注意选择性状稳定的芽变类型,对性状尚未稳定的类型要进一步进行培育,待果实性状完全稳定后再进行推广。 |